新闻动态

韩国新一代舰载攻击直升机已首飞,武直 - 10仍未上舰?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6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数日前,韩国航空工业大张旗鼓地宣称,由其研制的海军陆战队攻击直升机(MAH),在历经将近三年的研发之后,于本月中旬成功实现首飞,且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投入服役。这般迅速的发展进程,相较于国内直 - 10一直未能登上舰艇的状况而言,差异相当显著,不过事情的实际情况并非像表面看上去的这般直白。

韩国把MAH称作攻击直升机,有部分文献甚至将其叫做武装直升机——只要瞧过一眼实机,就不会这么称呼。美国的“The War Zone”网站在对MAH进行报道时,道出了众人的想法:“看起来特别像苏联的米 - 24。”事实上,MAH与米 - 24的定位的确相近,只不过MAH专门应用于舰载方面,可它和真正的武装直升机有着根本性的差异。专用武装直升机最让人惧怕之处,在于其拥有包含毫米波雷达、光电探测系统等在内的一整套以火力打击为核心的作战单元。MAH虽然在武器挂载方面似乎和武装直升机相差不大,然而缺乏作战系统的支撑,从本质上讲,它仅仅是伴随着运输直升机行动,进行低层次支援的辅助性平台。

在技术层面,MAH是以韩国和欧洲共同研发的KUH - 1运输直升机为基础,添加上武器挂架与作战软件后,所形成的一种武装运输型号。原本机身线条较为流畅,可在顶部加装作战设备之后,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,而且与米 - 24的顶部颇为相似。韩国尽管和俄罗斯存在一些军事合作(主要是用武器来偿还苏联时期遗留的债务),不过并没有配备米 - 24系列直升机,目前尚不清楚MAH为何与米 - 24如此相像,然而这二者的使用理念其实也并非完全一致。在苏联军队里,米 - 24扮演的是“飞行步兵战车”的角色,后来受到阿富汗战争的影响,火力进一步增强,实际上转变成了“飞行坦克”。而MAH从根本上来说是配备武器挂架的运输直升机,火力支援仅仅是其辅助任务。

当代便携式野战防空的火力密度颇高,运输直升机于是就变得极为脆弱,为其配备一定火力用于自卫也就理所当然了。在30年前国内接收米 - 171之后,便采用极为简易的方法挂载了机载火箭弹。之后直 - 20服役时,也有了武装运输改型,并且也是海军涂装。这么说吧,除了苏联陆军这种有着特殊思维的存在,一般而言,武装运输直升机的生存空间是比较有限的。这一方面是由于专用武装直升机效率更高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加装火力之后,运输效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,就如同战斗轰炸机一样,貌似什么都能做,实际上却什么都做不好,事实上只能充当低端补充力量,或者是在经济不宽裕的国家服役。

然而,海上登陆作战则是另外一番情形了。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时所面临的风险,要比陆基直升机进行机降作战高得多。当生存都难以保障的时候,运输效率就只能退居其次了,于是便有了直 - 20武装运输型、MAH的出现。至于直 - 10为何始终未能上舰,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定论,人们只能进行推测,要么是海军瞧不上直 - 10,打算日后让重型的直 - 21上舰;要么是海军不认同舰载武装直升机的价值,准备利用076搭载的舰载无人机来执行支援任务。但不管怎样,MAH和直 - 10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事物,国内有一种与MAH设计相似,但性能更为优异的直 - 20武装运输型,其在2021年就已经现身,去年还登上珠海航展的舞台公开亮相了。

近年来,韩国在武器装备方面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,呈现出后起之秀的态势。然而,中国的军事工业早已今非昔比,韩国的规模和发展基础就摆在那儿,不管其如何努力发展,想要赶上中国都是极为困难的。实际上,在全球范畴内,也仅有美国具备这样的水平。那种宣称“韩国军事进步超越中国”的论调,完全是没有必要的。

#深度好文计划#



上一篇:合肥首艘330车位滚装船下水 将于2025年春节前投运
下一篇:祝贺!南方科技大学最新Science